close

工商時報【陳碧芬╱台北報導】標準普爾全球固定收益研究部門最新估計,自2018年下半年到2023年,將有1.2兆美元的評級亞太金融和非金融公司債務到期,其中2020年更是債務到期高峰。標普指出,2021∼2023年到期的債務近半年成長21%,最大占比來自大陸的地產開發商、消費品業領域。標普全球評級指出,1.2兆美元的受評亞太公司債中,未來五年大部分到期債務來自金融服務業,包括銀行、金融機構和保險公司占53%,非金融公司占47%。其中,金融服務業在2020年會達到1,470億美元的到期高峰值,非金融公司在同一期間會有1,190億美元債務到期。至於亞太非金融公司的投機級債務,占比正持續擴大到2020年,2021年才開始收緊。根據標準普爾全球債券調查,亞洲仍然是全球固定收益投資者的首選。最新調查顯示,91%的投資者規劃在「未來幾年」增加對亞洲市場的投資。此外統計也顯示,2023年之前到期的亞太區公司債,約有10%是投機級(即BB+或及更低評級),其中更有約170億美元的亞太債務評級為B-或更低,將在2018∼2023年到期。標普指出,這筆債務的最大來源是大陸發行機構,特別是來自房屋建築商,房地產行業和消費品行業。標普中國國別問題研究專員李暢指出,房地產企業最近開始放緩舉債擴張腳步,大多是為了因應不利的融資環境。標普全球固定收益研究部門發現,亞太地區企業債發行量今年上半年就已趨緩,包括日本、香港和韓國均出現大幅下滑,反而大陸、紐西蘭和新加坡等的公司債發行量增加。其中,不包括日本的亞洲公司上半年發債總額540億美元,低於去年同期的600億美元,但同期大陸發行量增逾兩成到240億美元,占亞洲區發行量的45%。


文章轉貼如有侵權請告知我們會立即刪除
. . . . .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maifiao057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